台南慈济宫 [台湾]

19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51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台南慈济宫
台南慈济宫一般指的是位于台南市学甲区的学甲慈济宫:

历史起源

 

  • 学甲慈济宫是台湾保生大帝的开基祖庙,其庙内主要神像出自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祖庙“白礁慈济宫”。相传该庙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 年),而学甲慈济宫所供奉的保生大帝神像为白礁慈济宫祖庙建庙时所雕三尊神像之一,已有八百余年历史。
  • 明末清初,福建泉州府百姓李胜携该神像随郑成功部将陈一桂渡海来台,于学甲将军溪头前寮渡口上岸,后定居于今学甲镇下社角部落。最初由李家奉祀,后因大房事业不顺,遂将神像留置于路旁,由当地乡人建草庵祭祀,因多有神迹,逐步扩建成为大庙

建筑格局

 

  • 主体建筑分为前殿、正殿、后殿三落建筑,为三落三间起建筑,大体保持嘉庆至咸丰年间面貌
  • 三川殿前左右各有旧式金炉一座,属三级古迹建物的一部分。其屋脊为三脊形式,屋顶为硬山式单檐造型,房屋的栋架采曲三柱式,架内结构为三通三抱斗的形式,殿前的石鼓与石枕为咸丰年间修建时所造
  • 正殿屋脊为一条龙并有燕尾,屋顶同为硬山单檐的形式,前步口为二通二狮座,栋架内则为典型的三通五瓜。后拜亭为四垂式屋顶
  • 后殿屋顶形式与正殿相同,栋架内亦为三通五瓜,左右两边有护龙,前部两侧于 1977 年增建为钟鼓楼,为六角楼
  • 左厢除办公室外,设有拜斗厅、太岁厅,并供人奉祀斗灯、太岁符;右厢则为光明厅,供人点光明灯

特色

 

  • 文物丰富 :宫内保存有众多珍贵文物,如 1860 年聘请名艺师叶王制作的交趾陶,装饰于壁堵、庙顶,成为镇庙之宝。1929 年整修时,部分叶王作品风化腐朽,遂聘请汕头剪黏名匠何金龙改以剪黏作品取代,其剪黏作品在庙壁上也有“古城会”“打黄盖”等 208 件之多。此外,正殿还有台湾书家杨草仙先生手书狂草“龙飞”“凤舞”四字,山川殿门神及龙、虎门的门神彩绘也均出自名家之手,庙中楹联多由名人如叶公超、钱大钧等撰写
  • 文化传承 :融合了宗教信仰、民间艺术、历史文化等多种元素,是台湾本土文化与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见证了闽台两地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交流

宗教地位

 

  • 作为台湾保生大帝的开基祖庙,是“学甲十三庄”区域的人群庙,也是台南市安南区“十六寮”保生大帝联庄祭祀组织中多数庙宇的祖庙,在台湾保生大帝信仰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当地重要的信仰中心

文化活动

 

  • 上白礁谒祖祭典 :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举行,是学甲慈济宫最重要的年度祭典,也是西南五大香科之一。学甲十三庄的信徒会于学甲区头前寮将军溪畔,举行遥祭中国大陆福建省白礁慈济祖宫的仪式。在谒祖祭典前,慈济宫与境内十三庄庙宇、交陪庙的神轿、阵头会于学甲市区及中洲地区举行绕境庙会,每四年扩大举行刈香仪式,称为“学甲香”
  • 安南巡礼 :台南市安南区的许多拓垦者来自学甲地区,并自慈济宫分灵、分火前往奉祀,建立角头庙宇。当地百姓会于每年保生大帝诞辰后迎请慈济宫保生大帝神像前往当地绕境巡狩,后因时代变迁绕境习俗中断多年,但该地庙宇每年仍会迎请学甲慈济宫保生大帝前往当地庙宇轮流驻跸,接受百姓祭拜。2010 年在慈济宫与安南区十六寮各庙宇的倡议下,循旧日之例扩大举办为“安南巡礼”活动

保护情况

 

  • 1980 年叶王作品曾遭窃 56 件,至 2003 年部分被震旦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陈永泰意外购得并捐赠给慈济宫,庙方遂建立“叶王交趾陶文物馆”收藏。2005 年时又进行古迹彩绘修复
  • 1996 年,学甲慈济宫被列为国家三级古迹,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对其建筑及文物等进行保护和管理,使其得到较好的维护

历史名人评价

 

  • 从庙中留存的诸多名人楹联、匾额等作品可以看出,如叶公超、钱大钧、吴三连、黄雪村、宗孝忱等名人对学甲慈济宫都有所关注和支持,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们的书法艺术造诣,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甲慈济宫在当时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正文完
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功能
post-qrcode
 0
评论(没有评论)